广西南丹:撑起烟叶生产“减损增收伞”

2025-07-24
1次阅读

仲夏七月,广西南丹县罗富镇的烟田里已是一片繁忙,烟农们穿梭田间,指尖灵巧地捻动叶柄基部,将成熟的烟叶小心采下。

在烟田采摘现场,南丹县烟草专卖局(营销部)烟技员邬雪江正蹲在几位烟农身旁,指着叶片耐心讲解判断烟叶成熟度的方法:“这一轮采摘的都是中部叶,这片烟叶叶面呈现黄绿色但主脉仍青,需再等3天左右才能成熟,而再往下这两片烟叶主脉、部分支脉都发白了,达到成熟要求,必须立即采收。”

图片1.png

图为烟技员在田间指导烟农判断烟叶成熟度。黄朝江摄

对烟叶成熟度精准判断是减损增收的第一道关隘,南丹县烟草专卖局(营销部)坚持“下部叶适熟早采,中部叶成熟稳采,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”的原则,向烟农发放了鲜烟成熟度判断图文手册,并开设“流动课堂”,组织烟技员在各烟田采摘前进行现场培训讲解,确保采收成熟度合适且基本一致,从源头减少了因成熟度不当造成的浪费,确保了送入烤房的鲜叶质量整齐、潜力十足,为烟叶烘烤的提质增效奠定坚实基础。

编烟环节的精细化操作,是烟叶生产减损增收的关键。“这些正常成熟的烟叶要优先进行编、夹,过熟的烟叶放到一旁,最后再统一编、夹。”在编烟现场,烟技员一边演示着正确的编、夹烟操作方法,一边向烟农叮嘱注意事项。

为了减少不当操作造成的烟叶烘烤损失,南丹县烟草专卖局(营销部)安排烟技员对每个烤房实施“一房一策”、夹烟和装炉指导,并全天候在线为烟农答疑解难。

图片2.png

图为烟技员指导烟农进行分类编烟。韦钦泉摄

“根据烟叶不同成熟度分类进行编、夹烟,再指导烟农做好烤房高低温区装烟数量与类别的合理搭配,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烟叶烘烤损失率,提升整炉烟叶的烘烤品质,还能提高烟叶的均质化水平。”南丹县烟草专卖局(营销部)烟叶生产股股长李世勇介绍道。

在采收季高温高湿条件的考验下,叶斑类病害防治成为烟叶生产减损保产的重要保障。南丹县烟草专卖局(营销部)从以往的“见病治病”到后来的“预防前置”,再到如今构建起统防统治管理体系,不断改善防治策略,控制病害发生率。

他们对同一片烟田统一监测巡查,并根据叶斑病发生规律和现实环境划定最佳防治期,统一指导烟农科学轮换使用高效低风险药剂防治。“烟叶成熟期的叶斑类病害主要是细菌、真菌、病毒感染引起的,发病前期烟农难以发现,大家一定要做好负责片区病虫害监测预防工作。”南丹县烟草专卖局(营销部)烟叶副经理韦联锋在工作部署会上叮嘱道。

图片3.png

专业化服务队员在给无人机添加药剂。唐明奎摄

“现在要忙采收、烘烤,很难抽出很多时间去烟田喷施农药,多亏了烟站工作人员帮我联系了专业化飞防团队,使用无人机进行叶斑病防治,效果好,我也轻松了不少”罗富镇烟农罗东贵说道。当前阶段无人机飞防需求增多,南丹县烟草专卖局(营销部)充分协调社会闲置资源,组织人员与社会专业无人机飞防团队对接,根据摸排烟农需求合理协调无人机帮助烟农实施药物防治。

当下,南丹烟区的采收烘烤正有序进行。下一步,南丹县烟草专卖局(营销部)将继续聚焦烟叶烤后回潮、分级等环节,多措并举为烟农撑好“减损增收”这把大伞,为烟农增收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