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叶黄花 秋色无边
秋天是五彩缤纷的季节。这份斑斓也融入了烟标设计,让人们在欣赏烟标时,能感受秋天的独特魅力。
“停车坐爱枫林晚,霜叶红于二月花。”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,将红叶之美描摹得淋漓尽致,而红叶也成了烟标上的常见元素。
北京香山是中国四大赏枫胜地之一,与南京栖霞山、苏州天平山、长沙岳麓山齐名,位于北京西郊,是著名的森林公园。上世纪70年代,北京卷烟厂出品过“香山”烟标(图①),主版图案为漫山黄栌红遍的香山风景,副版上则以一枚金色的黄栌叶子与香山主题相呼应,烟标整体颜色也以红色为主。
上世纪70年代,北京卷烟厂出品的“红叶”烟标(图②),主副版均以数量不等的红黄色枫叶为图案。“寒山十月旦,霜叶一时新。似烧非因火,如花不待春。”经霜愈红的枫叶展示着顽强的生命力。
上世纪80年代,云南曲靖卷烟厂出品过“枫林”烟标(图③)。该烟标正副版图案相同,均为脉络分明的红黑两片枫叶,周围是红黑两色枫叶“簇拥”,与众不同的配色传达着秋天的韵味和诗意,给人以美的享受。
上世纪70年代,贵州省青松卷烟厂出品的“红枫湖”烟标(图④)。红枫湖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西郊,是一个融高原湖光山色、岩溶地貌、少数民族风情为一体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。湖边有红枫岭,岭上及湖周边多枫树。深秋时节,红叶碧波相映,风景优美,故名红枫湖。该烟标主副版图案相同,画面以红枫湖风景为背景,湖水湛蓝,远处青山高耸,天空中飞来一群大雁,湖边是栈桥、灯塔,湖面上点缀着点点白帆,波光粼粼。在湖景之前,一片变形的硕大红色枫叶格外醒目,枫叶与湖光山色相融合,描绘出红枫湖秋叶似火的秋日美景,给人以美好的视觉享受。
上世纪70年代,呼和浩特卷烟厂出品过“白桦”烟标(图⑤)。在中国北方的草原上、森林里,很容易发现成片成片茂密的白桦林。烟标主版图案描绘的是深秋时节的白桦林,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亭亭玉立,展现了那份恬静与安宁。副版图案增添了蒙古包的元素,民族风情浓郁。
“八月桂花香,花开万里黄。”桂花那浓郁的香味有着悠远的意境,远在春秋时期,人们就已经用桂花酿酒,难怪有“吴刚捧出桂花酒”的诗句。上世纪80年代,中国湖南长沙卷烟厂出品“桂花”烟标(图⑥),主版图案为一枝怒放的金桂,密密的花朵遮住了圆月的一角,副版图案则用红色的桂花花环象征明月。整体设计简洁而富有诗意,既体现了桂花盛开的美好景象,又呼应了中秋月圆的传统意象,传达出一种宁静圆满的氛围。
上世纪70年代,国营滕县卷烟厂曾出品“秋翁”烟标(图⑦)。烟标的“主角”是花田中一位头戴斗笠的长髯老翁,主版中的老翁肩扛锄头,正要为花圃中的各色花株松土;副版中的老翁则手持水壶,正为盛开的花儿浇水。老翁的脸上溢满喜悦,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。
“长风万里送秋雁,对此可以酣高楼。”“初闻征雁已无蝉,百尺楼高水接天。”大雁南飞是秋日的标志性景致,既常被赋予离别之意,也暗合夏去秋来的时令变换,每当此时,大雁便从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,浩浩荡荡飞往南方过冬。雁群曼妙的身姿,也被定格在了烟标之上。上世纪70年代,许昌烟草加工厂出品的“秋声”烟标(图⑧),主副版均是两只大雁在碧空中展翅南飞的画面。“秋声”一名新颖且富诗意,观之不禁让人想起杜甫“鸿雁几时到,江湖秋水多”的诗句,诗人借询问大雁何时到达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,同时以秋水映衬出大雁南飞的背景,意境悠远。
上世纪70年代,云南玉溪卷烟厂出品“鸿雁”烟标(图⑨),更将雁群之美刻画得十分细致:主版上,一群大雁在头雁带领下排成“一”字形,翱翔于秋水长天之间;副版中,两队大雁分别成“一”字形与“人”字形展翅高飞,让人真切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壮美。
黑龙江省富锦卷烟厂上世纪70年代出品的“芦花”烟标(图⑩),则聚焦秋日芦花的景致。烟标描绘了明月清辉下芦花胜雪的画面,明月皎洁,雪白芦花迎风摇摆,恰与宋代诗僧释祖钦“明月芦花一样”的诗句意境相合,静谧雅致。
秋季是收获的季节,田野里,稻谷熟了,垂着沉甸甸的头,金黄色的稻浪翻滚成一片丰收的喜悦。上世纪70年代,国营海林卷烟厂出品过“稻香”烟标(图 ),主版图案为一株籽粒饱满的稻穗,稻穗下方是一座多孔水闸,顶部的天蓝色背景形似一滴硕大水珠,与“稻香”的田园意境相映成趣。
北京卷烟厂出品的“香山”烟标(图①)
北京卷烟厂出品的“红叶”烟标(图②)
云南曲靖卷烟厂出品的“枫林”烟标(图③)
贵州省青松卷烟厂出品的“红枫湖”烟标(图④)
呼和浩特卷烟厂出品的“白桦”烟标(图⑤)
中国湖南长沙卷烟厂出品的“桂花”烟标(图⑥)
国营滕县卷烟厂出品的“秋翁”烟标(图⑦)
许昌烟草加工厂出品的“秋声”烟标(图⑧)
云南玉溪卷烟厂出品的“鸿雁”烟标(图⑨)
黑龙江省富锦卷烟厂出品的“芦花”烟标(图⑩)
国营海林卷烟厂出品的“稻香”烟标(图⑪)
作者单位:安徽砀山县局(营销部)